來源: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:2024-12-12 15:58
——中電建核電公司建設新疆兵準信泓電廠項目側記
董衛(wèi)強 馬小川
寒冬時節(jié),冰封雪飄,戈壁漫漫。走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薩爾縣準東五彩灣產業(yè)園,一座承載著綜合性能源發(fā)展重任的現代化電廠蓄勢而起,這就是即將投運的山東信發(fā)集團新疆兵準信泓2*60萬千瓦煤電機組工程。
新疆兵準信泓電廠工程全景。
在極短的時間內,把一座龐大而復雜的電廠做成精品,中電建核電公司的建設者們做到了。全國勞動模范、山東信發(fā)集團黨委書記賈啟對此評價:“兵準項目選擇中電建核電公司是非常正確的,他們不愧是一流的電建鐵軍隊伍。”
策劃先行 弓滿弦張
盡管已是早上8點,冬季的新疆地區(qū)依然是一片漆黑。在燈光的照耀下,只見新疆兵準信泓項目1、2號機組施工現場塔吊林立、車輛穿梭,零下19攝氏度的天氣抵擋不住數千名建設者的工作熱情。令人難以想象,2024年4月1日之前,這里還是另外一番場景。
中電建核電公司兵準信泓項目組織勞動競賽活動。
一般60萬千瓦火電發(fā)電機組建設至少需要三年才能完成,但該項目要求實現“一年內雙機組全部投產”,一場新疆乃至西北地區(qū)火電建設比拼的“速度與激情”就此上演。
“我們必須統(tǒng)一思想、統(tǒng)一目標、統(tǒng)一行動!”在新疆兵準信泓項目勞動競賽活動動員會上,中電建核電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岳增智發(fā)出了沖刺動員令。
“雖然工期緊、任務重,必須有策劃地干項目,有標準地干工作?!?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微軟雅黑, "Microsoft YaHei"; font-size: 16px; margin-bottom: 10px; line-height: 2em;">項目黨支部書記、項目部常務副經理趙秋田態(tài)度十分堅決。四月的新疆準東,乍暖還寒,施工現場厚達一米的冰層一度成為了影響動土作業(yè)的“攔路虎”。項目部建設者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編制出切實可行的破冰施工方案,確保每道工序都能按規(guī)范和方案組織施工。
1號機組發(fā)電機定子吊裝場景。
所有施工區(qū)都在分秒必爭地推進,所有作業(yè)面都在緊鑼密鼓地展開。項目部采取了24小時不間斷的輪換作業(yè)方式,備料、吊裝、施工、驗收、澆筑、B列柱、鋼屋架、行車就位等前期工作一環(huán)扣一環(huán),才保證了5月7日發(fā)電機定子順利吊裝這一重大節(jié)點目標順利實現?!凹貥莾H用了一個月的時間,比原計劃提前封頂。”項目執(zhí)行經理林濤的話語鏗鏘有力。
軍令如山 眾志成城
如何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,高速度、高標準按期完成各項里程碑節(jié)點,成為了擺在新疆兵準信泓項目管理團隊面前的一道難題。“我們要懷著感恩的心來干好兵準信泓電廠工程。”這是公司項目工作組高級顧問王玉河經常說的一句話。
兵準信泓項目黨員干部參加敷設電纜義務勞動。
在項目黨支部書記、常務副經理趙秋田看來,“工期既是壓力,也是前進的動力”。工程建設中,他們對每一個施工項目認真策劃,甚至具體到每一個細節(jié)。在鍋爐大板梁吊裝施工中,建設者克服了諸多不利因素,參與吊裝人員連續(xù)奮戰(zhàn)42小時,極大縮短了吊裝時間;發(fā)電機定子吊裝時,在項目部的精心準備、各專業(yè)緊密配合下,從起吊到定子就位,創(chuàng)造了嶄新的施工紀錄。
“各種作業(yè)活動交叉進行,多種風險聚集,安全管理難度大、風險高?!表椖?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微軟雅黑, "Microsoft YaHei"; font-size: 16px; margin-bottom: 10px; line-height: 2em;">執(zhí)行經理林濤介紹。項目部根據不同崗位針對性開展安全教育培訓、安全技術交底等工作,確保進場作業(yè)人員全覆蓋。特種作業(yè)人員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,杜絕無證上崗和“人證不符”現象。
看到的是鋼筋水泥的拔地而起,聽到的是趕搶工期的蹄疾步穩(wěn)。雖然業(yè)主將發(fā)電工期一再提前,新疆兵準信泓電廠項目部在搶工期的同時,嚴格按照工藝標準,狠抓過程控制,強化工序管理,做到了“每天都有新進展,每周都有新變化,每月都有新氣象”。
黨建引領 凝心聚力
在火熱的生產一線,項目部廣大黨員干部充分發(fā)揮先鋒模范作用,著力打造特色黨建品牌,把生產經營需求作為黨建工作要求,以黨員示范崗為“點”、黨員突擊隊為“線”、黨員責任區(qū)為“面”,形成了“人人爭先進、先進更先進”的爭先格局。
兵準信泓電廠1號機組并網發(fā)電。
2024年4月1日兵準信泓電廠工程全面提速,5月7日1號發(fā)電機定子吊裝就位,6月9日主廠房汽機房封頂,7月27日1號機組穿轉子完成,8月26日1號鍋爐整體水壓一磅成功,12月10日1號機組勝利并網發(fā)電。歷經200余天,建設者們創(chuàng)造了新記錄。
一個不平凡的項目,讓一群不平凡的人走到了一起:項目黨支部書記、常務副經理趙秋田,長期堅守在工程現場,以至于5歲的孩子在電話中問他“咱們是不是分家了?怎么這么長時間沒回來了”。項目執(zhí)行經理林濤在現場巡查工藝質量時,意外受傷,就連躺在宿舍里也沒忘記協(xié)調現場施工,一周后,尚未痊愈便回到了工作崗位。項目副經理劉鐵城父親重病住院,他依然選擇站好“最后一班崗”。項目副經理趙繼明在主廠房施工中,創(chuàng)造性地發(fā)明了“橫向推進式”“接力棒式”施工法,搶出了工期。1號機組調試期間,在項目副經理蘇振偉的帶領下,連續(xù)奮戰(zhàn),提前完成了調試任務。
正如中電建核電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岳增智所說:“作為一個有著70余年歷史的電建企業(yè),公司上下充滿著團結向上的正氣,這是各級領導班子以身作則、率先垂范的結果,也是全體干部員工高度自覺性的體現,是我們戰(zhàn)勝一個個困難,取得一次次成功的根本保證?!?/span>
責任編輯:于學華